后疫情時代——安全應急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發布作者:周微瀏覽次數: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級達8.0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死亡近7萬人;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物資保障成為關系疫情防控成敗的關鍵;2021年1-5月,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48.7億元,自然災害受災人數為0.16億人……

隨著公共安全應急需求一再升級,應急救援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基于工信部數據和前瞻估計的市場數據預測,到2026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驅⑦_到3.7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產業已呈現快速發展勢頭。


一、國家政策層面:全域發展,推進示范性基地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首個國家級安全應急產業基地批準建設以來,我國陸續建設了11個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含創建單位),以及從2015年以來共三批、總計20個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

1.jpg

2.jpg

2021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由三部委聯合印發的《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通過制定6大項一級指標和24項二級指標的評價體系,明確鼓勵地方各級政府組織開展省級示范基地培育工作,省級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期滿兩年后可直接申報“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綜合類(或專業類)示范基地”,支持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開展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培育。

3.jpg

三部委也將相應的在產業布局、技術改造、重大專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予以集中扶持,力爭在培育期內實現基地應急產業規模顯著擴大,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自主研發的重大應急裝備投入使用,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一批應急特色明顯的中小企業。


二、產業特性層面:順應趨勢,發展綜合性多元產業

安全應急產業涉及裝備、材料、醫藥、輕工、化工、電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險等,以專用產品和服務為主。但隨著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安全應急產業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方面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1、技術商業化

目前在一些關鍵裝備技術方面,我國仍存在明顯的短板,部分高端安全裝備市場還是空白,亟需建立“產學研用”有效合作機制,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與市場化渠道,建立創新型產業組織體系,提高安全應急領域科技成果的市場經濟效益。

代表機構——應急救援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由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電子所、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國內應急行業產學研機構自發組建成立,2013年獲得科技部批準列入國家級試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2、產品標準化

針對現有應急產品碎片化、功能單一、各品牌不能通用等問題,推動應急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制造標準化、不同產品接口標準化,實現產品和零部件通用。開發不同規格、適應不同場景、環境和需求的系列化產品和系列化解決方案,打破災種的界限,實現產品功能多樣化、模塊化,適應復雜的救援需求。

代表企業——中船應急

國內軍用應急交通工程裝備領域中規模領先、產品線齊全和研發實力突出的專業制造商之一,2016年成為第一家整體上市的軍工總裝企業和第一家應急行業上市公司。


3、業態多元化

公共應急服務在安全應急產業中占據重要位置,通過與通訊業、租賃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醫療衛生事業、教育業、保險業的有機融合,衍生出以社會救援、應急咨詢、應急物流、應急培訓、應急保險等業態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業態。

代表企業——中國化學品安全網

建設24小時應急服務咨詢中心,“中心”建立了完備的應急響應程序,培養了一批應急響應專業人才,具備了與國際應急響應代理機構接軌的基本條件。


4、模式智慧化

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制造與服務協同發展,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化轉型,提供個性化定制、智能信息服務等高附加值服務,謀求價值鏈上的髙端發展。

代表企業——數夢工廠

提供智慧應急解決方案平臺,從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監測數據、應急救援隊伍、地理空間數據、社會經濟數據等方面,完成數據供應、加工,在應急行業內部,構建部、省、市多級部門縱向鏈;在外部行業間構建跨部門、跨區域的橫向鏈,共同建設阡陌縱橫的“數據高速路網”。


三、項目實操層面:兩業融合,打造高端應急產業鏈

作為一個由政府引導,以市場需求為牽引,緊隨時代需求的新興產業,安全應急產業成為各地方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結合現階段發展較為成熟的園區案例,多以應急安全產業為基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致力于打造集產業創新孵化、總部研發、智能制造、應急指揮、物質儲備、安全培訓、數字安全等于一體的應急安全產業集群。

案例1:湖南株洲——中博安全科技產業園

園區規模:占地面積約88.98畝,規劃建設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前期總投資約5億元

園區定位:打造應急安全產業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應急安全教育培訓基地、應急安全產業中試研發總部等產業樣板間

重點項目:??低暭瘓F計劃和園區合作建設運營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救援戰備物資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安全信息中心;尖兵之翼計劃建設運營應急安全產業產品展示交易中心

4.jpg


案例2:江蘇泰州——中國(泰州)智能應急產業園

園區規模:占地面積290畝,規劃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

細分產業:感知預警類、預防和防護類、救援和處置類、應急服務類

物業形態:三層立體廠房、研發辦公、服務配套(餐飲、浴室、超市、咖啡廳、健身房等)

入駐企業:江蘇艾力可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數字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振華??蒲b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3:浙江溫州——中國溫州安全(應急)產業園

園區規模:占地面積200畝

產業主題:安全應急先進智能裝備+安全應急創新服務

發展目標:孵化及引入國內外安全應急先進裝備研發、設計、制造及綜合救援配套企業;建成國家級實驗室(國家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應急救援培訓基地;指導溫州建成一支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

5.jpg


結合以上案例分析,安全應急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應構建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通過完善“保障性物資儲備、智能化應急裝備、個性化應急服務、數字化技術支持”推動應急服務鏈升級,圍繞產業體系建設與技術服務創新實現從“檢測預警、預防防護、應急救援、應急服務、恢復重建”的全程支持。

6.jpg


聯系東灘
如果您需要我們提供項目咨詢、運營顧問、專題研究等方面服務,請點擊“業務聯系”填寫需求信息,以便我們盡快做出回復。
咨詢熱線: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業務聯系
微信掃一掃
立即關注東灘智庫

業務聯系

關閉
杨思敏A级毛片BD,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入口,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勾魂影院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